该项目为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公共空间重点提升项目。项目东西方向依托长约5.4km的科新路街道空间及10万㎡路侧绿带,联通南北大道与环城生态带;南北方向依托长约2km、面积约20万㎡的红光右支渠蓝绿空间,联通科新路与红光大道。
▲综保区文化长廊鸟瞰
方案采用“产业+生态”的提升方式,高品质打造生态空间,以电子信息元素为主线,以集成模块为理念,以绿轴缝合片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区对外的门户形象窗口”的片区定位,完善区域产业及生活配套。
推进产城融合 从制造到“智”造
项目背景
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等重大决策部署,成都高新西区规划建设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在加快推进产业项目集群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高新西区从传统工业园区向“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智造发展示范区转变。
项目聚焦高新西区“中国新硅谷·国际花园城”的区域定位,结合现状商业服务、产业服务及公共服务功能与现状人群需求,研判地段价值,从而提出“以未来之芯节点发散四条产学研用展示轴”的总体结构。
四态融合 打造文化标志绿廊
项目亮点
01综保门户展示轴
综保门户展示轴依托于科新路,基本为通行空间,承担门户展示与休闲游憩功能。设计结合高新西区区域发展定位,通过梳理道路沿线各高新电子产业厂区形象特征,整合周边绿地特点,针对“片区形象无特征、绿道系统与通勤交通交织错杂”两大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综保区入口结合高新LOGO设置科芯飘带,增强入口昭示性;并对入口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白色聚碳酸酯板营造建筑的轻盈简洁感,重复的斐波那契螺旋线单元极具韵律,营造主出入口的仪式感;沿科新路布置多处形象节点,强化轴线展示效果。
科新路现状车速快、非机动车道窄,双向单侧非机动车道危险性较高、体验感差,设计后通过整合现状道路板,在综保区围网侧设置单侧双向非机动车道,提升非机动车安全性;利用道路两侧绿带,梳理、贯通慢行绿道体系,形成休闲及通勤线路的闭环,极大提升了区域慢行系统的使用品质。
02科技应用展示轴
对红光右支渠进行改造,南段拓宽河道、下游设置水闸形成大水面,打造亲水近水的滨河体验,凸显宜居水岸的复合空间场景营造,北段上游改造现状下河梯步,打造滨河阶梯剧场,凸显活力水岸夜经济的场景营造。
结合服务半径与业态需求,结合高新信息产业元素,由南至北分布多个建筑点位,打造公园城市休闲消费场景。
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