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D作品 | 走,登上「丹景阁」看这座“未来之城”!

2020-06-08

5月6日,省委、省政府为成都东部新区授牌。当天,《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成都东部新区空间发展规划(2020-2035年)》等也随之发布。


龙泉山东侧、沱江之畔,一座崭新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兴城市,正在崛起。





登高望远 感受“东进”温度

——项目背景


成都向东挺进,世界级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应运而生。有着“城市之眼”之称的丹景台景区核心区位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南段示范区的启动区内,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由丹景台、丹景阁、丹景里三部分组成,这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第一个先导性、示范性、引领性项目。目前,由CDAD设计完成的丹景阁已建成开放。


丹景阁坐落于海拔737米的丹景山高处,作为丹景台景区核心区的制高点,具有高屋建瓴的视野优势,在这里登高望远,可眺望东进热土,俯瞰城市美景,感受“热气腾腾”的新区脉动,见证现代化新天府的永续发展。



蜀中何物灵    有竹慈为名

——设计构思


浸润在竹林之中的川西,与竹有着天然的契合。设计融入天府文化中的竹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空间提炼植入丹景台景区,形成亭台院阁的景区空间节点。竹的神韵、竹的精神、竹的价值,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通过对中国传统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的形式与功能比较分析,将中国传统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元素进行提炼融合,设计采用楼阁式塔的观光休闲功能,设有平座,融合密檐塔的挑檐典型特征,将层间檐柱演绎为竹节状弧形支撑,体现向上发展的力量感与张力感,体现东进战略节节攀升,势如破竹。形态比例参照中国传统名阁,以现代手法演绎经典形象 。



建筑主体高约39M,共5层,首层和顶层各带一个夹层,立面收分构思源自微风拂过竹林,通过层层自然收分,形成自然弯曲的优美收分形态。顶层收分比例接近黄金比0.618 。



建筑主体采用钢结构,挑檐采用木结构,结构构思源自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檐廊采用伞状的弧形支撑,通过中轴核心筒受力形成层层外张的结构韵律美。





一步一景   移步异景

——室内装饰/功能分区


步入丹景阁,设计从1-5层观景角度的不同,赋予空间“入景、观山、观竹、观林、观日出”的空间主体,以建筑采用的主要竹钢材料运用于室内,并将传统的斗拱元素结合吊顶,呈现大气的观景接待空间,充分考虑了观景行为细节,一步一景,生活的诗意在此肆意盛放。



建筑内部共五层。核心筒为交通空间(电梯,消防楼梯)和辅助功能空间(茶水间,无障碍卫生间)。一层外侧玻璃幕墙与核心筒之间围合成环形展厅门厅:宽度4米,层高6.5米。二至五层,除核心筒功能空间外,均为观景外廊。廊道宽度逐层递减。1F为接待展示厅,2~5F为观光厅。





因地制宜    科技赋能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项目积极采用装配式策略,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工厂定制构件现场安装;主要装饰构件为竹木复合材料-—竹钢,在洪雅利用当地竹材加工生产,到现场组装。与传统建方式相比,拥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的优点。




与此同时,项目全专业BIM模型的建立,包括土建、机电、钢结构、幕墙以及精装修,利用各专业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优化设计、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工期。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体验BIM成果,便于实时查看重点区域BIM设计成果,将设计和建设过程可视化。







在成都城市发展格局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衔接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区两大核心区域,实现成都由“两山夹一城”“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登上丹景阁,立于城市之"巅",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美景,还有成都瞄准“城市永续发展”的宏大战略,这里,正在见证着成都的“双城”蝶变。 


“走,登上「丹景阁」看这座‘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