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 | 青龙场下的光与影

2022-03-25

       旧时,青龙场是成都著名的场镇之一。和东门牛市口,南门红牌楼,西门茶店子相提并论。青龙场一度是城北的交通要塞和门面之一。



 旧时青龙场市场一角丨路得·那爱德摄


       到了21世纪初,青龙场的道路主要服务于机动车,行道树由于缺乏修建严重影响着居民通行与活动。





       房屋也因为时间侵蚀,墙皮脱落,使城市显得杂乱无序。




       成都的街区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开启了漫长的更新之旅。

       本次项目位于成华区青龙街道,设计打造范围包括昭青路、致顺路、云龙路、致强环街等,总长约2800米。




       现居住街区的沿街业态未形成文化特色,街区活力不足,辐射范围及片区形象有待提升。

       在现状交通上,慢行系统空间基本被停在街边的机动车侵占,区域内慢行体系不完善,需构建完整的区域绿道体系,与周边绿道串联互通。
       在人文方面,作为四大场之一的青龙场,极具市井气息,具有赶场文化和工坊记忆。赶场这一习俗,成为了当代人的乡愁。



       此次项目重点打造特色步行街——昭青里,作为核心街道联动三大片区。建筑改造点位共19处。



       从致强环街入口起,到致顺路出口,一共设置了六大景观节点,分别为昭青里——宴乐剧场——工坊步行街——昭青社区——烟火集市——青龙场。

       整条步行街都将打造烟火青龙,集食行乐的主题游线,以工坊集市一条街带动街区的烟火气息,“集”“食””行”“乐”分别对应着集市、美食、步行文化街区及宴乐剧场,以此顺应了场地的景观节点。





昭 青 里

       

       首先在入口处,设计采用了斜坡屋顶,木格栅及小青瓦等元素,提炼川西民居外观形态,形成简约的线条,前后交叠以营造聚落的视觉概念。



 昭觉寺内 斜坡屋顶与嵌着青苔的瓦片



 昭青里入口



 寺庙前 象征守护的石狮




       结合现有的山墙面,卷轴题记作为“聚落”的背景,形成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的城市画卷,以此揭开我们整个特色街区舞台的序幕。




       沿街住宅小区规整业态,店面店招设计作为街区的指引,一层商铺采用落地玻璃增强街区的进深感。道路增设慢行系统串联工坊步行街。






宴 乐 剧 场


       宴乐剧场不仅是景观序列的一个转折点,更处在街口的转角,在远处能被看见却无法看清全貌,天然形成了引人进入的视角焦点。于是设计团队设计文化观台围绕表演中心形成一个半开敞的圆环。平时作为地面装饰带,而在乐队演奏时,又可点亮盛景,延展立面空间。





工 坊 步 行 街

       进入工坊步行街,此处作为新老青龙的连接点。在铺装上设计师选用了两种材质,一种是青砖一种是透水混凝土,以此划分出不同的氛围空间。




       透水混凝土漫步道利用地面投射灯,塑造活力的步行空间,跑道的形式同样串联了整个街区的慢行系统,供居民及访客夜晚在此运动、漫步。

       外墙记录着街区漫漫历史记忆,而内墙绘画现今对生活的热爱。




       现代活力与古巷雅韵相互碰撞,形成新老青龙交替交融的景象。





昭 青 社 区


       作为高潮的昭青社区过去场地多为绿化,毫无地域辨识度,缺乏文化归属感。而广场中央围绕大树下设有一圈座凳,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市民的活动范围,不利于大型活动的开展。


 过去的昭青社区


       于是设计团队重新整合空间,把景观座椅放置于广场两旁,中间预留出平坦开阔的活动空间。




       平时放置可移动坐凳,供市民交流,喝茶。活动时可撤除,形成生活上的弹性空间。




       昭青社区入口,以构筑加以植物组团的形式形成挡景,其后则一片开阔。




       利用建筑山墙面,在入口可视范围彩绘昭青印象图,保留市民们的市井记忆,增添街区色彩活力。




       过去的亭廊无休憩功能,同样缺乏文化识别度,顶部过于厚重。



 过去的休憩亭


       经过考量,设计师采用了较为轻盈的钢结构框架,立面嵌入画像砖形式的LOGO,座凳结合宣传栏复合功能,打造具有光影变化的展艺亭廊。





烟火集市


       设计利用现有的沿街绿地空间,设计打造烟火集市,植入青龙巷独有的文创IP形成具有当代慢生活气质的赶场集市,在此汇聚人气。




       建筑立面对空调机位进行了规整,统一外立面以白色调为主,局部点缀灰色。更换铁栅栏为半透明青色玻璃,点缀街区色彩的同时也起到了居住私密性的作用。




       利用现有的围墙,改造为打卡式2.5D景墙,串联街坊文化,再现江湖技艺场。




       同时,设计也在沿街商铺前设有融入趣味性的叫卖场景。





青 龙 场


       与入口相呼应,结尾由赶场集市为终点,而它同样也是一个起点。




       在改造的过程中,设计团队愿最大限度的保留生活的轨迹。让街道最平凡,又往往被忽视的基因延续下去。




       被留下的故事,依旧在书写。